最新消息

醫師衛教

讓人猜不透的類癌-神經內分泌瘤

梁程超 副院長

已故藝人馬如龍病逝時一度傳出因肺腺癌離世,事實上是因罹患惡性神經內分泌腫瘤;前蘋果執行長賈伯斯也曾被誤傳因胰臟癌病逝,但其實也是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加上錯失早期黃金治療時機,腫瘤已擴散轉移,最終難逃病魔的侵害;知名星座專家星星王子也曾透露幾年前就已陸續出現頭痛及心臟不適等症狀,曾分別到腦神經內科、心臟科及內分泌科之間求診,但都找不出原因,等到嚴重病發當晚突感心臟不適,送醫後轉診數十個小時,最後雖保住性命,但也犧牲了左腳,最後才得知原來是罹患神經內分泌瘤

神經內分泌瘤」到底是什麼?

這種腫瘤長在肺部卻又不是肺癌,發生在胰臟卻又不是胰臟癌,還有多種樣貌卻又難以查清的腫瘤到底是什麼?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解釋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 )是內分泌系統的神經細胞病變造成的腫瘤,是一種會分泌荷爾蒙的惡性腫瘤,症狀千變萬化可能發生像盜汗、熱潮紅、低血糖、皮膚癢、慢性腹瀉、反覆胃潰瘍、咳嗽等症狀,甚至是沒有明顯症狀,症狀沒有特異性,因此常被誤認是其他病症,所以還被稱作為「類癌」。也因為是神經內分泌系統所發生的病變腫瘤,所以只要是有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器官,都有可能發生。

神經內分泌瘤的發生位置有6~7成在腸胃道,在台灣以直腸最多,其次是在胃。根據衛福部公布108年國人癌症發生登記統計來看,在結腸、直腸、乙狀結腸連結部及肛門(統稱大腸癌)的分類中,經病理切片分析後約92%是由腺瘤所導致的癌症,其次就是神經內分泌瘤約0.04%,算是一種少見的疾病。不過根據2013年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資料,台灣神經內分泌瘤發生率由1996年的每10萬人口之中有0.30人,上升至2008年的每10萬口有1.51人,發生率已增加5倍!

慶幸的是近年來國人健康意識抬頭,為預防發生率第一的「大腸癌」不少民眾會為自己主動安排腸胃內視鏡檢查,常見神經內分泌瘤都是在進行腸胃內視鏡檢查時意外被發現。目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生原因不明,提醒民眾日常若有相關可能會發生的症狀一直反覆發生,並且藥物難以有效控制,這時就得提高可能為神經內分泌瘤的警覺!目前針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檢查方式,除了腸胃內視鏡檢查,還可利用電腦斷層掃描 (CT)及磁振造影(MRI)。(20221107)

🔗點選觀看更多健康檢查專案套組